
“潼南藍”,幸福藍。 潼南網訊(全媒體記者李揚)今年以來,我區藍天白云的好天氣頻頻出現,潼南“城市之眼”也因此成了“網紅地”,不少市民來此休閑娛樂,好不愜意。 看,一家三口正在草坪上玩耍,三五成群的市民跑步鍛煉,也有人扶老攜幼漫步在藍天白云下……“公園里經常熱鬧得不得了。”潼南涪江國家濕地公園里的環衛工陳嬢嬢笑著說,現在環境越來越好了,很多市民在茶余飯后都喜歡在公園里耍。大家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高了,垃圾一般都會隨手帶走。 市民們享受著藍天白云下的幸福,而對于城市攝影師來講,“潼南藍”帶來的是一種激動。“藍天白云的好天氣,最適合室外采風!”我區攝影愛好者向前一邊向記者展示前些日子拍攝的潼南“城市之眼”的照片,一邊介紹拍攝心得:“天氣的好壞與作品的成敗有很大關系,以拍攝涪江大橋為例,藍天白云倒影在江面上能形成天然的背景,同時,陽光透過云層,照在樹葉上、射進水里產生光學效果,能讓畫面更有層次感,更加栩栩如生。” 統計數據顯示:今年1-6月,潼南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159天,同比增加17天;空氣主要污染物為PM2.5,平均濃度為38ug/m3,比去年同期下降20.8%。 每天早上9點,區生態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小李都會打開空氣質量監控平臺,查看前一天的空氣質量檢測數據。自動監測站的檢測數據直接發送到市生態環境局,再通過監控平臺傳遞到區縣環境監測站,數據接受全市監督。“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級別為1級,空氣質量優,日均濃度為PM2.5:24μg/m3, PM10:41μg/m3, O3(8h):88μg/m3……”小李說,每天看到前一天的空氣質量為優,就是一種幸福,這是為潼南環保工作打出的一份最“靠譜”的成績單。 近年來,我區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,以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,以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著力點,統籌“建、治、改、管”,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日益增強。 “為了深入開展藍天行動,今年,我區積極開展VOCs綜合整治,加快燒結磚瓦業的整治工作。”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,截止目前,原34家磚瓦企業已關閉17家,15家已完成綜合整治并通過專家組驗收,另2家因涉及搬遷,進行了廢氣脫離整治。解決化工園區廢氣擾民問題,組織專家開展工業園區北區廢氣污染源現場排查,實施“一廠一策”針對性排查,制定了“一廠一策”整治方案,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治。 在控制揚塵污染上,我區不斷加強施工揚塵、道路揚塵、臟車入城、運輸揚塵、綠帶積塵以及裸露揚塵等的管控,城區重點工地實現揚塵、噪聲在線監控。在控制生活污染上,我區繼續加強餐飲業油煙污染治理,鞏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,加強監察執法,全面杜絕露天焚燒現象。 下一步,我區將繼續以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著力點,堅持從交通源控制、工業源控制、揚塵源控制、生活源控制和提升大氣環境監管能力、科研能力等六個方面,全力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,讓“潼南藍”常在,“幸福感”滿滿。 【責任編輯 鄭強】 
|